請別把我當傻瓜,

有些事不是我不知道,

只是我看在眼裡,埋在心裡...




附記:

近來,

我的心情很混亂,

腦袋想放空

心情想放鬆

身體想放風

好想像天邊這一道  彩虹  一樣,

高高掛在天邊  每天都在放風箏


兔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自網路~


近來,大家都跑去FB~臉書~偶爾,也要回來這...無名吧!


 

兔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  李俊德主治醫師

鬱卒心情人人皆有過,它常是對於事件的一種失落反應,表現出情緒不好、傷心或沮喪,通常是短暫的,當想法改變了或事情解決了,心情也就緩解,它是可以預測的,這樣的鬱卒心情對於生活影響不大,也少有失控的行為。

憂鬱症與單純的鬱卒心情是不同的。憂鬱症的痛苦度遠多於單純的鬱卒心情。什麼是憂鬱症呢?憂鬱症的常見臨床症狀包括:整天明顯的憂鬱情緒、對於以往喜歡的嗜好與活動失去了興趣、睡不好、食慾與體重改變、活力減少很多、容易疲倦、難以專心、難以思考、活動量減少、健忘、反應變遲鈍、想法上出現無價值感、過度的負向想法,更嚴重的話,合併出現死亡念頭與自殺的計畫,以上的臨床症狀,也造成憂鬱症病人出現人際退縮、無法上班與各種角色功能的退步,當出現以上大部分的臨床症狀,而且持續超過兩週以上,若是這些難過不是身體的內外科疾病可以解釋的,那就要考慮是否罹患了所謂的憂鬱症。

造成憂鬱症的可能原因,包括:(1).心理社會因素:個性特質(完美、急性子、敏感、執著、好勝)、過去失敗或痛苦的生活經驗、小時候家庭的不完整導致愛的被剝奪、超過負荷的壓力、悲觀的思考習慣;(2).生物因素:根據精神醫學的研究,認為大腦內單胺類的神經傳導物質(包括血清素、甲基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不足為主因,有些病人也可能有家族的遺傳傾向。目前,無法用基因的單純變化或單一因素能解釋憂鬱症的形成,仍認為是環境與生理的交互作用而形成憂鬱症。隨著人類的壓力與環境的改變,罹患憂鬱症的朋友也明顯增加。

對於憂鬱症的預防,生物病因也許難以掌控,但是經由努力來修正或預防心理社會病因,也許可以阻止鬱卒心情惡化成憂鬱症,也許可以減少憂鬱症的病因與嚴重度。如何不讓鬱卒心情惡化成憂鬱症?如何遠離憂鬱症呢?提供以下的努力會有幫忙。

1.   學習因應壓力的適當模式:好的壓力因應方法,例如:平時不斷提升處理壓力的能力、學習正向思考、適當發洩、充足睡眠、均衡營養、運動習慣、休閒習慣、學習放鬆、尋求協助等。重要的是,每天處理好自己的壓力。

2.   適當的休閒與運動習慣:培養休閒與運動的習慣好處多多,包括:減除鬱卒、提升活力、減少壓力感、減少緊張等。

3.   學習放鬆技巧:好的放鬆技巧有千百種,例如:休閒與運動的習慣、腹氏呼吸法、漸進性肌肉放鬆、冥想催眠式放鬆、瑜珈、有氧舞蹈、靜坐、、、等。

4.   健康的人生觀:藉由不斷的自我成長,讓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更趨成熟、更具彈性。

5.   注意身體的保健:身體若是罹患了慢性病,經由用心治療,也能預防憂鬱症的合併發生。

避免酒精與藥物的濫用

兔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經質 ─ 談緊張與焦慮性疾患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  李俊德主治醫師

焦慮的反應

社會更進步,社會的要求也增加了,大家普遍有一種感覺,就是各種壓力也跟著上升了。一般人遇到威脅,或是遇到不確定的事情,通常都會出現焦慮緊張。一般而言,焦慮的反應表現於心理上、身體上及行為上,心理上常出現焦躁、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在身體上會促使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同時也造成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的加速分泌,很快的出現心跳快、呼吸困難、頭痛、消化不良、頻尿、冒冷汗、肌肉酸痛、口乾、不易入眠等身體反應,在行為方面容易坐立不安,甚至以抽更多煙量、酗酒來暫時減緩焦慮,而造成煙癮與酒精的濫用。明顯的焦慮也會加重身心症的嚴重度,使得心臟血管疾病更形惡化。

 

減輕一般焦慮的建議

一、每天用心的處理好自己的壓力:每個人需要有一套屬於自己處理壓力的方法,每天處理壓力,每天才能安心與安身。

二、有放鬆與運動的習慣:放鬆與焦慮互相拮抗,若要減少焦慮,最有效的方法為暫時轉移注意力,同時做能讓自己放鬆的活動。

 

焦慮有輕重之分

焦慮有輕重程度之別,若是焦慮後自己可以忍受,而且不影響生活的品質,則仍屬「正常焦慮」範圍內;當焦慮程度嚴重到會使當事人覺得很難受,並且影響其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時,換言之,焦慮若已超過正常可忍受的程度時,則被稱為「病態性的焦慮症」,簡稱為「焦慮性疾病」,一般的俗話說成神經質、操煩病、自律神經失調。

 

焦慮性疾病的分類

焦慮性疾病包括以下九大焦慮症亞型,都以焦慮為共同而基本的困擾,而隨著個別不同的症狀特徵表現,在醫學上又被細分為以下的焦慮症亞型:

一、恐慌症:患者常出現無預警性的恐慌發作,常見的症狀包括恐慌、焦慮不安、害怕失控與死亡、心跳快、胸悶、呼吸困難、頭暈、手腳冒汗與發抖,在十分鐘內達最嚴重程度,通常持續數分鐘到半小時不等。

二、懼曠症:患者對置身於某些場合,當時會害怕萬一出狀況可能無法求救或逃脫,這些場合例如擁擠的人群中、公共汽車內、電梯內、超市內或火車上,致使患者害怕到這些場合,而影響到人際及工作的表現。

三、社交恐懼症:出現在眾所注目的社交場所,會出現不合理的害怕,或會因擔心窘境而呈現過度的緊張,如有人上講台後,說話變得結結巴巴,腦內一片空白,四肢發抖、冒冷汗及心跳加快,而使得原本有把握的表現大打折扣。        

四、特定性畏懼症:有些人對於某些特定的對象或場合呈現過度的害怕,例如:有些人罹患怕高畏懼症(懼高症),上了高處即花容失色;有些人被狗咬傷後,出現怕狗症候群。

五、強迫症:患者出現不合理的重複性的動作或意念,如反覆出現怕髒的想法,明知其不合理仍無法控制,之後常合併反覆洗手的抵消動作,這樣子每天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其他如反覆關瓦斯門窗、強迫性的尋求對齊,也是很常見。

六、創傷後壓力疾患:當經歷了鉅大的創傷壓力事件,例如身體被攻擊或虐待,之後當事人容易出現陣發性的過度驚覺反應,對人事變得麻木,當憶及此創傷情境即呈慌亂、心煩、心悸。

七、廣泛性焦慮症:有些人對任何生活事件都過度擔憂,出現災難性的思考,別人擔心一分,他的擔憂超過十分,十分害怕發生災禍,患者也常出現心悸、胸悶、腹瀉、頻尿,容易發脾氣,整個人神經緊繃,自覺快發狂了。

八、因身體疾病導致的焦慮症:有些身體疾患,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偏頭痛、癲癇、貧血…等等,他們除了出現特定的身體症狀外,容易合併有類似焦慮症的現象。

九、因物質濫用導致的焦慮症:例如使用過量的興奮劑安非他命後、使用過量的咖啡、突然停掉常用的抗焦慮藥或助眠藥,常出現焦慮不安、容易衝動、注意力不集中與失眠。

焦慮性疾病的病因

綜合所有焦慮性疾病產生與惡化的可能原因,包括

一、體質因素:身體呈現過度的自律神經反應、腦內血清素的缺乏、腦內神經原的活性失調。

二、個性與環境社會的壓力因素:焦慮人常呈現明顯的完美主義、責任心過重、較敏感與好勝。壓力因素也容易使焦慮症發生與復發。

 

焦慮性疾病的治療

治療上最有效的治療組合包括:

一、藥物治療:使用抗憂鬱藥與抗焦慮藥促使失衡的體質獲得新的平衡。尤其是抗憂鬱藥因能提升腦內缺乏的血清素,為目前的主要用藥。

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目標在於有效的心理與行為的改變,改變包括對於疾病有正確的資訊、與疾病症狀和平共處、能有效處理症狀、學習到以正向的想法來取代負向的想法、學習處理壓力、能以放鬆的訓練減輕焦慮、以行為訓練克服害怕的行為與強迫行為。心理治療的內容則包括認知與行為治療。另外,培養運動習慣,不但能提升精力,也能放鬆、促進腦部與自律神經的體質平衡。簡言之,吃藥、轉念與運動為治療的三大法寶。

焦慮性疾病常見但療效佳

一般人一輩子中得焦慮性疾病的機會高達10%以上,其程度如同內科疾患的消化性潰瘍、氣喘,是較輕度的精神疾病。更重要的是,若能及早接受治療,其治療的效果非常的好。 (全文完)

兔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躁鬱症第一型是在診斷上最不具爭議性的,同時它也是最被廣泛研究的一型。躁鬱症第二型近年來被認為應該比以往所相信的更為普遍,尤其是在年輕人中,所 以憂鬱症患者都應該經過篩選看是否是躁鬱症第二型。循環性情感疾病可能一輩子都表現出相同的症狀,而不會演變成典型的躁鬱症 ( 通常指第一型)。至於由抗憂鬱劑引發的第四型躁鬱症,目前並沒有共識認為它的躁期是抗憂鬱劑的副作用,抑或是揭發 (unmasking) 了個體躁鬱症的潛因。有一部份的躁鬱症患者一開始是以憂鬱症為表現,尤其是年輕的患者,所以躁鬱症和憂鬱症有時並不易區分。至於單極性的躁症則十分罕見,如果是發生再四十歲以後則需要考慮可能是神經學及其它生理方面的病變。

躁鬱症的偽裝 
躁鬱症有可能偽裝成 (或是同時罹患兩種疾病)行為違常 (conductive disorder),過動症,酒精濫用及其它物質濫用,強迫症,恐慌症,人格異常..... ,所以在診斷上十分困難。 

躁鬱症發病的年齡 
躁鬱症通常在青春期或是成年期早期發病,但是通常在發病和前往治療之間常常有許多年的延誤,也因此造成個體在人際. 課業和社會功能方面的重大影響。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症者的延誤就醫和該個體的預後較差相關,但是躁鬱症並沒有證據顯示亦有此現象存在。 
早期發病通常是指在25歲之前發病,通常越早發病者的家族病史較重。通常較早發病的躁鬱症患者一開始多以憂鬱期為主,並且通常會經歷多次憂鬱期之後才會有輕度狂躁。這類患者通常對Divalproex反應較Lithium佳。大部分的躁鬱症患者會經歷多次發病,而且無症狀期(symptom-free interval)的長度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短。 

躁鬱症的常用的藥物治療 
情緒穩定劑 (mood stabilizer)可以戲劇化的改變躁鬱症的病程,減低自殺危險,增加生產力,預期生命長度和一般功能。40%-75%對情緒穩定有反應的患者可以達到合作能力以及獨立生活。以下是常用以治療躁鬱症的藥物介紹。 

Lithium(鋰鹽)
鋰鹽是一個經過測試且十分有效的藥物,它主要針對於躁期和輕微狂躁。根據臨床經驗(Calabreese et al, 1996),鋰鹽對快速循環(一年病程轉換四次以上),躁鬱共存,以及同時有物質濫用的躁鬱症效果較差。鋰鹽的抗憂鬱效果比Divalproex和Carbamazapine明顯較佳。 

通常有" 躁鬱症家族史且家族中對鋰鹽反應良好","患者先前對鋰鹽反應良好","發病程序為先躁症後鬱症者",以及"單純但不嚴重的躁症"的患者對鋰鹽治療反應較佳。通常"曾多次發病","快速循環或躁鬱共存","同時有酒精或物質濫用"的患者對鋰鹽治療反應較差。 

鋰鹽的副作用是造成鋰鹽治療無法持續的主因之一,尤其是在治療的初期。鋰鹽的副作用常見的有: 認知障礙. 顫抖. 疼痛. 肌肉無力. 體重增加......。長期服用鋰鹽可能影響甲狀腺和腎功能,所以使用鋰鹽的患者必須定期追蹤。 

Divalproex Sodium(Depakote)
Depakote是個較新使用但和鋰鹽一樣有效的藥物,尤其是是針對"急性躁症發作","快速循環或躁鬱共存","同時有酒精或物質濫用"的患者。和其它情緒穩定劑相比,Depakote有較少的藥物交互作用,但是在急性鬱期發作時,Depakote未被證實具有療效。

Carbamazepine
Carbamazepine對於"急性躁症發作"和"躁鬱共存"的患者較為有用,但一般而言療效並不如鋰鹽。Carbamazapine通常用於連沒有反應的患者。 

Antidepressnts(抗憂鬱劑)
在一向雙盲實驗(double-blind, 指的是治療者和病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實驗組--拿到實驗藥物或者是對照組--拿到的是安慰劑或供以比較療效的另一個藥物)中,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被證實對於躁鬱症鬱期具有療效; 此外SSRI和MAOI也都曾被對鬱期證實具有療效。但是由於有少數的病人會被抗憂鬱劑引發輕躁的發作,加上懷疑抗憂鬱劑可能對長期情緒的穩定有所干擾,一般而言抗憂鬱劑都和情緒穩定劑合併使用於鬱期發作的躁鬱症。不過有一種較新的抗憂鬱劑--Bupropion (Wellbutrin)則比較沒有引發輕躁症的傾向。 

ECT(電療)
電療對於躁期和鬱期都相當有效,而且雙側刺激比單側刺激更為有效。一般而言,患者需要接受至少 6次的治療,但通常不會超過 10-15次。電療必須持續至到當因電療而引發的躁期或鬱期結束為止。在電療時,抗癲癇藥物必須停用,鋰鹽的劑量也必須降低。 
儘管電療副作用(例如長期認知障礙)的發生率的嚴重度都比想像中來的低,病人對電療的接受度不佳。但是對於懷孕或其他因素無法使用藥物治療者,電療是極佳的選擇。 

心理治療
躁鬱症的心理治療通常著重於陰極並引起的生活調適困擾(因此病通常對生涯規劃有重大影響),提供患者及家屬情緒支持. 教育. 應對技巧. 監控症狀和治療的持續。 

其它
有時對於在急性躁期或是自殺意念強烈時,強迫住院事並需的 。有時自傷行為會以間接的方式表現,例如: 開快車 . 濫用藥物 . 挑釁他人.... 。

兔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